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1月24日起,西安市恢复正常出行,有序复工复产。空气中弥漫着久违的放松和喜悦,人们开始憧憬新年的欢乐。作为医务人员,一方面要从严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要迎接管控结束后人们急剧增加的医疗需求。麻醉手术人从未放松警惕,时刻绷着根弦,紧追抗疫方针。
2020年元宵佳节前夕,吕建瑞主任带领麻醉手术科14名精英,临危受命,紧急驰援武汉。他们中有的亲人刚刚去世;有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有的婚期将至;有的亲人患病需悉心照料。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踏上逆行之路。他们在武汉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也要从死神手里夺回患者生命。他们精密配合、快速协作,成功配合新冠确诊患者神外开颅手术。他们一丝不苟,暖心护理,使病患身心得到最好的照顾。他们悉心钻研,推广经验,形成“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国家医疗队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气管插管流程及应急预案”,造福更多病患。
2021年12月中旬,疫情猝不及防的侵袭了古城西安,一场硬仗摆在眼前,麻醉手术人植根在基因里的果敢坚强、英勇无畏再一次表现的淋漓尽致。
12月17日,疫情爆发,医院管控升级,在疼痛科工作之余一直协助院方开展常态化抗疫工作的田俊斌主治医师,连续6天在医院内为抗疫任务奔走辛劳。麻醉医生郑思敏、李卫松,护师刘园、高欢乐、朱一斌5名同志值了他们工作数10年来时间最长的夜班,从17日值到22日,共计144小时。
12月21日,院方通知,要在手术室抽调50人组成核酸采集队赴院外执行核酸检测任务,消息刚一发出,不到30分钟就有70多人报名。一个多小时后50人就在指定酒店集结完成。速度之快,执行力之强,闻者无不惊叹。随后在副护士长刘雄涛同志的带领下,高效完成一个又一个小区的核酸采集任务,寒风中纤纤素手冻得通红僵硬也无暇自顾。
12月24日,吴刚主任、韩新生教授、古茹护士长、董春力、吴莉娜、许凤、史晨毅七名同志加入省级整建制医疗队一队,进驻胸科医院,开展确诊患者救治工作。
12月27日,科室主任吕建瑞、支部组织委员张笑和护师李娅三位同志再次出征,加入省医疗队二队,进驻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院区。奋力与疫情抗争,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2月29日,罗倩倩、代志明、马磊、袁浩峥医生和张少博、柏亚辉、姚洋、高欢乐、王文及王凯东护士先后进驻交大二附院大明宫院区风险人员定点医院(黄码医院),为严峻形势下满足特殊患者的医疗需求贡献力量。
12月30日,李伟副主任、张红和席红娜护师三位同志加入省级整建制医疗队三队,被派往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院区,紧急医疗援助。14天后圆满完成任务,未及休整,又马不停蹄的赶往胸科医院,进行支援。
12月31日,罗倩倩和代志明医生为“黄码医院”第一例临产孕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层层手套和防护面屏挡不住他们情牵病患的医者仁心和精湛技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产科团队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剖宫产手术顺利,母女平安!
忙碌的他们“忘却”了小家,对许凤有七年养育之恩的外婆离世时,她还在护理新冠确诊患者,未能见外婆最后一面。她选择化悲伤为力量,更加努力地为病患服务。元旦跨年之夜,他们依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坚守抗疫职责,用别样的方式迎接2022年的到来。
2022年1月20日,手术室核酸采样队圆满完成任务,遵上级指示居家休息。队伍遣散时他们表示要原地待命,如有需要,随时集结,迅速出发。离家多日的张茜一进家门,两个孩子就扑上来紧紧抱住她,她惊奇的发现走的时候连妈妈都叫不清楚的小女儿,现在会都说好多好多话了。
此次麻醉手术科共计20人加入省级整建制医疗队奔赴抗疫最前线。7人支援院内核酸采样工作。4人协助医院西门诊西广场执行抗疫任务。10人进驻大明宫“黄码医院”为高风险患者提供医疗救助。50人组成核酸采样队支援院外核酸采样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新城区、曲江新区、长安区和碑林区等地,截至2022年1月20日,累计采样199685人。
他们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奋力抗争,雷晓明副主任、赵丽燕护士长、张会娟护士长带领留守人员在后方坚守,一方面撑起普通患者的就医任务,并做好奔赴前线的准备,随时待命;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前线同志的后勤保障工作,帮助解决一些紧急情况,及时送去关怀和慰问。雷主任统筹安排,护士长周密调度,其他留守人员竭力配合,大家拧成一股绳,全力迎战。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23日,麻醉手术科共计配合手术504例,其中急诊172例,高龄危重患者56例,剖宫产88例,新生儿26例。
新冠疫情是一次次突击测验,麻醉手术人又一次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在与新冠疫情的交锋中,勇者无畏的品质已深深植入每个麻醉人的骨血。今后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情况,我们都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