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标准解读
35 《标准》要求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或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36 《标准》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共12条;(2)知识目标,共10条;(3)技能目标,共13条。
37 《标准》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有哪些?
答:共12 条,包括:(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4)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帮助;(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基于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观念开展卫生服务工作;(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自身权益;(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11)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还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怀疑和分析批判的精神;(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38 《标准》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目标有哪些?
答: 共10 条,包括:(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包括正常心理状态;(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9)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9 《标准》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技能目标有哪些?
答:共13 条,包括:(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4)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断及处理能力;(5)一般急症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9)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独立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12)能够对患者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0 《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提出了哪几方面的基本标准?
答:包括(1)宗旨与目标;(2)教育计划;(3)学生成绩评定;(4)学生;(5)教师;(6)教育资源;(7) 教育评价;(8)科学研究;(9)管理和行政;(10)改革与发展等,共10个领域44个亚领域。
41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的宗旨及目标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
答:医学院校(指独立设立的医学院校和综合大学中的医学院)办学宗旨和目标主要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等,可以包括本地区、本院校的政策和特殊性问题。通过学校领导、医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学生、用人部门及政府主管部门或学校主办者等认真讨论,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全校师生知晓。
42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中,学术自治如何体现?
答:医学院校要依据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根据各自的发展要求,制订课程计划及实施方案,合理规划人员聘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综合大学的医学院应该得到大学社会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同时努力加强大学各学科间的融合。
43 依照《标准》,制定教育计划要注意哪些?
答: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4《标准》中要求教育计划包含哪些内容?
答:教育计划包括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等;除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自然科学等课程外,还要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设立课程计划管理专门机构,注重课程设计与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机联系。
45《标准》要求课程计划制定时应体现的原则是什么?
答: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
46《标准》要求课程计划制定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几点,(1)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院校实际的课程计划;(2)需要教师、学生参与和理解;(3)要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4)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5)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者之间的比例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7 《标准》对课程计划的核心要求主要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详细列举了思想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及医学伦理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6类课程的基本要求;(2)强调了预防医学、人文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课程的教育;(3)应积极开展纵向或(和)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合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4)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5)要求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和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48《标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要求是什么?
答:包括以下几点,(1)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2)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3)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
49《标准》鼓励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答: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教学模式以及采取小班、小组方式进行教学。
50 什么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其目的是什么?
答: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求,自主设计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学习过程并作出自我评价。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独立学习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其特点是学生个人独立学习,学生主导学习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和发展自学能力。
51 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自己学习;(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控制权,可以选择学习地点、时间、内容、方式,对学习顺序、判断个人学习需求、鉴别学习资源、决定学习时间和节奏负有责任;(3)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个体化教育;(5)有一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南支持自主学习;(6)教师由授课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管理者。
52 如何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答:包括以下几点,(1)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2)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3)人才培养计划能促进自主学习;(4)课程指南有利于自主学习;(5)检查监督学生自主学习。
53《标准》如何要求科学方法的教育?
答: 医学院校要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54 开设自然科学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医学生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
55《标准》中要求开设的主要生物医学课程有哪些?
答: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还包括体现这些生物医学内容整合的课程等。
56《标准》中要求开设的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有哪些?
答: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
57《标准》中要求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有哪些?
答: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及医学史等内容。
58《标准》中要求开设公共卫生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培养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
59《标准》中要求开设的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有哪些?
答: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指预防医学和(或)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等内容。
60《标准》对临床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主要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2)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习大纲,安排不少于48周的毕业实习,以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
61 如何理解临床课程教学必须在临床环境中进行?
答:《标准》明确要求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临床实践教学,提倡早期接触临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应密切联系,临床见习和实习必须在医院临床环境中进行,有专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医学生应该有足够机会观摩诊疗并与患者接触,以便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学校应该有相关制度保证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及质量。
62《标准》中要求开设的临床医学课程通常有哪些?
答:通常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包括传染、神经、精神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内容和临床见习,还包括体现这些临床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
63 什么是课程整合?
答:课程整合分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1)横向整合是对一年中或者每年里不同课程进行整合,通过以系统为主的教学替代以学科为主的教学来实现整合,教学重点已从单个学科转移到人体系统的综合教学;(2)纵向整合是对不同学习阶段或者多年来的不同课程进行整合,是对以人体系统为基础的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的整合。
64 课程整合的支撑条件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整合式的教学团队;(2)整合式的教学方法;(3)整合式的评价方法。
65《标准》对整合课程的要求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是否实施?纵向还是横向?涉及哪些学科?覆盖范围?试点还是全面扩大?开展了多久?(2)是否有相应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和教材建设;(3)是否有整合式的教学团队?团队结构及组织方式是什么?开展了哪些活动?师资培训是否符合整合的需要?(4)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分科讲授还是整合讲授?(5)课程整合后是否有相应的网络平台?考试评价方法是什么?(6)课程整合效果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及比较成绩,应有具体的分析资料。
66《标准》中规定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等。
67 职能机构在进行课程计划管理时,应尊重哪三方意见?
答: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68《标准》中要求对学业成绩评定时应注重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2)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3)应用和借鉴各种先进的考试方法,如多站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等;(4)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规定和说明,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69《标准》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有什么要求?
答:包括以下几点,(1)全面分析:包括整体结果、考试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以及专业内容分析;(2)及时反馈:将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促进教学改进。
70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包括哪两个方面(类型)?各自的评定方法及目的是什么?
答:包括形成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体系,(1)形成性评价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目的为改进完善;(2)终结性评价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目的在于判断。
71 怎样从评价体系角度理解考试的目的?
答:包括以下几点,(1)终结性评价:个体达到预定最低要求、评价个体是否已达到升级所要求的水平、确定指定项目的最佳候选人;(2)形成性评价:让学生监督自己的学习、提供学习水平信息、形成学生优、缺点的报告。
7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展了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2)对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文档资料,如实验报告、病历资料、病案讨论、教学查房、课堂讨论等是否作了评价;(3)PBL过程中如何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反馈?有无相应的制度保证?效果怎样?
73《标准》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要求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实施与否?(2)是否有实施方案?(3)实施了多长时间?(4)覆盖面及实施程度?哪些正在实施?哪些将要实施?效果怎样?
74 为了更好地反映考试和学习之间的关系,考试评价时应注重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几点,(1)评价活动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2)提倡进行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3)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4)考试频次和类型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避免负面作用。
75考试结果分析要反馈给哪三方人员?
答:要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将其作为改进教与学的参考依据。
76 考试结果分析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或方面?
答:包括整体结果、考试信度和效度、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以及进行专业内容分析。
77 考试管理包括哪些方面?其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有关考试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指定具体人员负责。医学院校应该对教师开展考试理论培训,以提高命题和考试的质量。
78医学院校制定招生政策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几点,(1)招生工作及具体制度制定必须在国家招生计划调控下,在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行;(2)招生规模必须依据社会需求、教育资源、行政法规合理确定;(3)招生章程必须向社会公布,包括院校简介、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收费标准、奖学金、申诉机制等;(4)教育资源应考虑到毕业后医学教育对临床教育资源的占用情况;(5)倡导通过网络途径向考生讲解课程计划。
79 医学院校的学生支持与咨询工作应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必须建立相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必需的支持服务,包括:(1)咨询指导工作包括课程选修、成绩评定等,对学生在学习、心理、就业、生活、勤工助学等方面予以指导;(2)学生支持服务包括医疗卫生、就业指导、为残障学生提供恰当住宿环境,认真执行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助学制度,为学生提供经济帮助。
80《标准》中关于学生代表方面的意见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医学院校必须吸收和鼓励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课程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以及其他与学生有关的事务;(2)支持学生依法成立学生组织,是进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相关团体,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所。
81《标准》中关于教师聘任方面的要求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必须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2)要配备适当数量的教师,符合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目标定位,满足教学、科研、教学改革需求;(3)要保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各类教师比例应适应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需求;(4)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职责;(5)被聘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及与其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承担相应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6)必须定期对教师业绩进行评估检查。
82《标准》中关于师资政策及师资培养方面的要求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必须保障教师合法权利和督促其有效履行教师职责;(2)有明确师资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服务职能的平衡;(3)认可和支持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4)必须建立教师直接参与教育计划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使教师理解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调整的意义;(5)必须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培养、考核和交流机会,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83《标准》中关于教师的服务职能包括哪些?
答:临床服务、学生指导、行政管理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
84《标准》中关于师资的交流活动包括哪些?
答:应包括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以及校际、国际的交流,强调医学院校内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教师间沟通和交流。
85《标准》中所指的教育资源包括哪些?
答:包括教育预算、基础设施、临床教学基地、图书及信息服务、教育专家、教育交流等6个方面。
86《标准》中关于教育预算与资源配置方面的要求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点,(1)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可靠的经费筹措渠道,教育经费投入应逐年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必须保证教育计划完成;(2)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教育预算和资源配置的责任与权利,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3)学校收取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其中教学经费及其所占学校当年会计决算比例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4)鉴于医学教育成本较高,医学院校生均拨款额度标准应高于其他学科。
87《标准》中提到的教学基础设施通常包括哪些?
答:包括各类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学习)室、基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临床示教室、临床模拟技能实验室及设备、教学考核设施、图书馆、信息技术设施和因特网接入、文体活动场所、学生公寓等。
88《标准》中教学基础设施有哪些要求?
答:包括以下几点,(1)医学院校必须有足够的基础设施供师生教学活动使用,对基础设施定期进行更新及添加,确保教育计划得以顺利完成;(2)使用先进科学仪器装备实验室,保证医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完成。
89《标准》中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哪些类别?
答:包括临床教学基地、社区/全科医学实践基地、其他基层卫生实践基地等。
90《标准》中实践教学基地有怎样的要求?
答:包括以下几点,(1)医学院校必须拥有不少于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医学类专业在校学生与病床总数比应达到1︰1;(2)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与协调机制,确保有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以满足临床教学需要;(3)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4)加强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建立良好而稳定的业务关系,为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教学提供稳定的基地;(5)临床教学基地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临床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临床能力考试的管理。
91《标准》对临床教学基地的数量要求是什么?
答:医学院校必须拥有不少于 1 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医学类专业在校学生与病床总数比应达到 1∶1,有足够的师资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进行指导。
92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生均床位数如何计算?(不包括与临床医学专业无关的附属专科医院)
答:生均床位数=教学床位数/医学类专业在校本专科学生数,根据《标准》的要求,生均床位数应不小于1。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数指医学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自然数,其中医学类专业包括麻醉、检验、影像、康复、口腔、全科医学等占用临床教学资源的和独立学院中占用本科临床教学资源的专业;(2)教学床位数=附属医院床位数(包括附属综合医院和与临床专业教学有关的附属专科医院)+承担全程临床教学的教学医院床位数(不包括承担部分教学的专科医院)。医院床位数为医院近三年向卫生部门呈报的年终统计报表床位数)。
93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附属医院如何定义?
答:附属医院是医学院的组成部分,与医学院有隶属关系,包括承担临床全程教学(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的附属综合医院和承担临床部分教学的附属专科医院。
94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教学医院如何定义?
答:教学医院是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95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实习医院如何定义?
答:实习医院是指经学校与医院商定,在学校和医院主管部门备案后,与高等医学院校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医院,承担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任务。
96《标准》中有那三种临床教学基地?
答: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3种。
97《标准》中三种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任务有何不同?
答:包括以下几点,(1)附属医院是医学院的组成部分,以教学为基本任务,全程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 (2)教学医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理论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3)实习医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任务。
98《标准》中的教学医院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
答: 包括以下几点,(1)有省级政府部门认可作为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资质;(2)学校和医院双方有书面协议;(3)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包括部分临床理论课、见习和实习在内的全程临床教学任务;(4)有临床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组织机构和教学团队;(4)有1届以上的毕业生证明该医院能够胜任临床教学工作。
99《标准》中关于图书及信息服务的要求有哪些?
答: 医学院校必须拥有并维护良好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和获得信息,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管理及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100《标准》中的教育专家指哪些人员?
答:教育专家是医学院校研究医学教育问题、过程和实践的专门人才,包括具有医学教育研究经历的教师、管理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教育专家可由学校的某一教育单位提供,也可以从其他高校或机构聘请。医学院校必须有教育专家参与医学教育的决策、教育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能证实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教育中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
101教育评价机制的定义和目的是什么?
答: 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02 教育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必须覆盖各个教学环节,其重点是对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进行检测。
103 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参与的利益方有哪些?
答: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必须有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并考虑他们对教育计划提出的改进意见,让他们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
104 教育评价过程中,毕业生质量有哪些要求?
答:包括以下几点,(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从医学毕业生工作环境中搜集改进教育质量的反馈信息;(2)必须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就业情况等有关信息作为调整教育计划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05 《标准》要求如何处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答:包括以下几点, (1)医学院校必须明确科学研究是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立相应管理体系,制定积极科研政策、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2)必须为教师提供基本科学研究条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倡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3)提倡教师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4)加强对医学教育及管理的研究,为教学改革与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06 《标准》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有哪些要求?
答:包括以下几点, (1)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2)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
107 《标准》要求如何进行教学管理?
答:包括以下几点,(1)必须设立医学教育管理机构,承担实施教学计划等职能;(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3)设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组织,审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及科研等重要事项。
108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包括以下几点,(1)医师关注病人;(2)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3)由面向个体转变为面向群体和社区;(4) 由急性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和残疾为主;(5) 由一次性服务转变为延续性服务;(6) 由疾病治疗转变为健康保护;(7) 由医生独立服务转变为健康团队服务;(8) 由家长式的命令转变为与病人建立伙伴式协商关系;(9) 由以供方和医生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和家庭服务为中心;(10) 由局部防治观念转变为全球性和全局观念。
109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有哪些重点内容?
答:包括以下几点, (1)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2)修订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3)完善办学条件;(4)加强专业建设;(5)积极开展课程改革;(6)深化教学方法改革;(7)实施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法;(8)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0)完善教育评价体系;(11)加强国内外高校交流与合作;(1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